或許是咱這離臺灣省比較近,一些夜市文化和特色美食近年來也悄然在夜生活中風靡起來,個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「蝦餅」,一時間可以說是遍布大街小巷,開店的擺攤的,面積不一,但排隊人潮同樣洶涌。
蝦餅其實算是個籠統(tǒng)稱呼,幾個地區(qū)各有不同做法,連最終呈現(xiàn)的外觀也不盡相同。可以是油炸面糊糊上點綴著完整小蝦的潮汕派,有和豌豆玉米粒混合煎制的早餐派,甚至魚糜制品的火鍋料也不乏類似稱呼。
這回我們要說的臺灣蝦餅則師承東南亞,炸成了“人間油物”,切得是板板正正,碳水與海味的結(jié)合,這炸物的快樂我算是感受到了。
傳統(tǒng)的蝦餅用料多為蝦仁和魚糜,另裹上面包糠下鍋油炸,這里不得不提下咱們閩正墨魚蝦餅了,從字面上看就知道除了有彈嫩的蝦仁,新鮮墨魚肉帶來的嚼勁在二者科學配比下更平添豐富口感。
食材新鮮之外, 閩正墨魚蝦餅的烹飪處理也做到了方便快捷。預先裹好的面包糠不需要家人們另行準備了,常溫解凍后文火油炸5分鐘,或是小火慢煎5分鐘都能呈現(xiàn)出截然不同的酥香美味。
表皮焦脆油酥,內(nèi)里鮮嫩爽滑,不時有Q彈肉粒帶來口感上的驚喜。海鮮帶來的優(yōu)質(zhì)蛋白較之禽類畜類,營養(yǎng)更均衡更易于人體吸收。
不過畢竟是油炸食品,好吃也別過于貪嘴,記得來上一段《本草綱目》燃脂動起來!